芍陂(que bei第一個四聲,第二個一聲)是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又名安豐塘。位于今安徽省壽縣南。春秋楚莊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前591)由孫叔敖創建(一說為戰國時楚子思所建)。芍陂引淠入白芍亭東成湖,東漢至唐可灌田萬頃。隋唐時屬安豐縣境,后萎廢。1949年后經過整治,現蓄水約730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4.2萬公頃。迄今2500多年一直發揮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
芍陂始見《漢書·地理志》,西漢設陂官專管灌溉維修。東漢建初八年(公元83),王景修芍陂稻田。1959年,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曾在安豐塘越水壩地方,發掘出一座漢代水利工程(草土堰)遺址,伴隨出土的有漢代都水官鐵錘等文物。芍陂主要水源是淠河。芍陂灌區面積,在4~13世紀常見記載,有灌田萬頃、灌田五千余頃等說法?!端?middot;肥水注》詳述芍陂源流,工程規模,并指出陂有五門(水口),吐納川流。發展到隋代,經整修增辟為36門。延續到宋代,這36水口仍可起到按照水量出入增減、調節灌溉用水先后次序的作用。明嘉靖《壽州志》詳記當時36門的具體名稱及其經流地點,灌渠總長達783里。清代芍陂水門迭有興廢增減,乾隆至光緒間均為28門。關于芍陂工程的人為破壞,三國、南北朝時曾多次受到戰爭波及,唐宋以來,則多為地主土豪占墾和盜決。以芍陂陂區為例,到明代,被占塘面約長50里,變塘為田達56967畝多。芍陂設置減水閘,明成化十九年(1483)始見記載。系因地主土豪占陂為田,蓄水面積縮小,雨季汛漲時,地主為避免私田被淹,便盜決陂堤泄水,涸出塘底,續行占墾。為防止盜決和占墾,故設置減水閘進行控制。清乾隆二年(1737)始在眾興集以南,建筑滾水石壩。到民國年間,芍陂灌溉效益越來越低,1949年實灌面積僅8萬多畝?,F為淠史杭灌區的一個反調節水庫。
芍陂興建經過
春秋時的孫叔敖十分熱心水利事業,主張采取各種工程措施,“宣導川谷,陂障源泉,灌溉沃澤,堤防湖浦以為池沼,鐘天地之愛,收九澤之利,以殷潤國家,家富人喜。”他帶領人民大興水利,修堤筑堰,開溝通渠,發展農業生產和航運事業,為楚國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繁榮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親自主持興辦了期思雩婁灌區和芍陂等重要水利工程。
楚莊王九年(公元前605年)前許,孫叔敖主持興建了我國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婁灌區。在史河東岸鑿開石嘴頭,引水向北,稱為清河;又在史河下游東岸開渠,向東引水,稱為堪河。利用這兩條引水河渠,灌溉史河、泉河之間的土地。因清河長90里,堪河長40里,共100里,灌溉有保障,后世又稱“百里不求天灌區”。經過后世不斷續建、擴建,灌區內有渠有陂,引水入渠,由渠入陂,開陂灌田,形成了一個“長藤結瓜”式的灌溉體系。這一灌區的興建,大大改善了當地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糧食產量,滿足了楚莊王開拓疆土對軍糧的需求。因此,《淮南子》稱:“孫叔敖決期思之水,而灌雩婁之野,莊王知其可以為令尹也。”楚莊王知人善任,深知水利對于治理國家的重要,任命治水專家孫叔敖擔任令尹(相當于宰相)的職務。
孫叔敖當上了楚國的令尹之后,繼續推進楚國的水利建設,發動人民“于楚之境內,下膏澤,興水利”。在楚莊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左右,又主持興辦了我國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芍陂因水流經過芍亭而得名。工程在安豐城(今安徽省壽縣境內)附近,位于大別山的北麓余脈,東、南、西三面地勢較高,北面地勢低洼,向淮河傾斜。每逢夏秋雨季,山洪暴發,形成澇災;雨少時又常常出現旱災。當時這里是楚國的北疆的農業區,糧食生產的好壞,對當地的軍需民用關系極大。孫叔敖根據當地的地形特點,組織當地人民修建工程,將東面的積石山、東南面龍池山和西面六安龍穴山流下來的溪水匯集于低洼的芍陂之中。修建五個水門,以石質閘門控制水量,“水漲則開門以疏之,水消則閉門以蓄之”,不僅天旱有水灌田,又避免水多洪澇成災。后來又在西南開了一道子午渠,上通淠河,擴大芍陂的灌溉水源,使芍陂達到“灌田萬頃”的規模。
芍陂建成后,使安豐一帶每年都生產出大量的糧食,并很快成為楚國的經濟要地。楚國更加強大起來,打敗了當時實力雄厚的晉國軍隊,楚莊王也一躍成為“春秋五霸”之一。三百多年后,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國被秦國打敗,考烈王便把都城遷到這里,并把壽春改名為郢。這固然是出于軍事上的需要,也是由于水利奠定了這里的重要經濟地位。芍陂經過歷代的整治,一直發揮著巨大效益。東晉時因灌區連年豐收,遂改名為 "安豐塘”。如今芍陂已經成為淠史杭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灌溉面積達到60余萬畝, 并有防洪、除澇、水產、航運等綜合效益。為感戴孫叔敖的恩德,后代在芍陂等地建祠立碑,稱頌和紀念他的歷史功績。1988年1月國務院確定安豐塘(芍陂)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由于芍陂的軍事價值,三國時期,魏國和吳國曾多次交戰于此,有史記載的較為人知的兩次分別是魏·正始二年(公元241年)的一次和無確年份記載的一次。正始二年的一次,最終由魏將王淩大敗吳將全琮,而另一次則是吳國勝利。關于后者,歷史上記載不多,之所以記載它不是因為他的軍事影響,而是因為它在當時是一個導火索。因為吳將顧譚(顧雍之孫)與全氏兄弟(全端、全緒)爭功,觸動了孫權的長公主(全琮妻)的利益,最后顧譚被貶謫交州,而顧氏在東吳奪嫡的內斗中向來隸屬太子一派,而全氏則是魯王一派,這個時間最終致使東吳奪嫡內斗,進入了白熱化階段。